清晨从这个城市出发,不到中午时分就已经到达了天柱山。便捷的交通和日益发达的旅游业使得今天的古南岳不再寂寞。 数年前,合上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却掩饰不住内心的冲动。十六小时船程,三小时车程,我终于站在潜河边。我想自己会成为寂寞天柱的知己,从三祖寺出发,几十里山路,我用脚步丈量自己的虔诚。 白色的砂砾化作六月雪,变化无穷的神秘谷,风景是不变的,变的只是行者的视线。过了步仙桥,到了天池,游客们叫喊着,在这里停留摄影,背影是雄浑的主峰。对他们而言,接下来是下山的归程了。我微笑着走向一条岔路。路不远,就消失在“顶天立地”摩崖石刻的绝壁下。登的山多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成为一种惯性。而这擎天一柱的绝顶,只有药农和记入山志的可数的名人曾站立过,我只能仰视。然而现在的我没有征服的欲望,没有无奈的失望,在一旁的蓬莱峰我可以小憩。多年前,我曾经放肆地卸下行装,躺在山的怀抱里。我曾经将疲惫的双脚放入清澈冰冷的炼丹湖水中,希冀抚平自己的狂燥和激动。今天,山峰没有阳光的地方还有大块大块末融化的冰瀑,天色已经昏暗,风有点凉了,太多的理由,我静静地离开了这寂寥的地方。 第二天在游人不多的东关,有雄浑的大天门,奇险的石鼓天梯,路途上偶见的多彩池,迤逦的风景,但我的记忆中还是那枕着背包,闭着双眼,静听山风的少年。
作者:wood_est 出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