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班电话:0755-88864399
0755-82375114
13714396905
13823703612

深圳一日游 海岛旅游
广东省内游 国内旅游
深圳出境旅游
香港游
国内旅游 >> 安徽旅游 >> 安徽游记 >> 中秋归来之黄山游记三--西递老街

中秋归来之黄山游记三--西递老街

     第三天

    

    汤口镇——西递——黟县——屯溪——老街

    

    昨天的行程让我们不得不睡到了10点钟太阳高照的时候。天气仍然那么晴朗,没有云彩。看来这几天到黄山的游人不禁要抱憾了,云海是那么的渴求而不可得。在光明顶的时候,我们曾看到过提示:云海的出现要有两个必须的条件,云海一般集中在每年的11月份到来年的6月份出现,期间每月平均出现5到7天,也就是20%的概率,雨过天晴时出现的概率最高。看来我们是没有眼福了。

    我们10点从旅馆出来,寻找前往西递的班车。车子没有了,只能包车,好多车主围上前来要带我们去,他们的要价都很离谱。转了一圈后,我们还是决定坐60元的小面包。

    到西递有60多公里的路程,岔路口是在往屯溪的半途中的一条小路。沿途可以看到典型的徽州民居,房子两端都有耸起的山墙沿,像牌楼似的,还有正在田间劳作的农民,他们正在打稻谷,很有意思。他们把木仓扛到田间,然后手拿割下的稻谷,双手用力磕在木仓两边的边缘,谷子就落在木仓里了。打过的稻草被捆扎起来,放在田里,一捆捆摆放整齐,像稻草人似的。

    车子开得很平稳,路面很好,像是新铺的沥青,一路上几乎没碰到别的车,11点我们就到了西递。

    西递和宏村被称作中国画里的山村,桃花源里人家,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我们买了门票,在导游的引导下,往村里走了进去。

    村子的门口有一大块平地,旁边是一大片水面,是新挖的水池。平地的中央,矗立着一座高大的牌坊,上面镌刻着四个大字:胶州刺史。牌坊上的石刻很精美,上面记载着村子的主人曾经的辉煌。西递村里现住有三百多户人家,一千多人,全都姓胡。他们的祖宗是李世民的孙辈,因唐朝宫廷政变一位皇子逃命到江西骛源,过了几代后搬迁到此定居下来,一直延续到现在。所以这里的胡姓叫做假“胡”,非真胡也。胡姓的族谱在文化大革命时被烧掉了,现在的胡姓人——我们的导游也不知道自己是第几代了。

    现在的这个大牌坊是仅存的一座,据说它的前面还有十一座牌坊,在文革时被毁了。幸存一座的原因是必须留一座作为反面批判的对象,这可真是不幸中的大幸。

    进入村庄的里面,一条细长的巷子延伸开去,看不到头,每个屋子的外形都差不多,正如画中的一样,错落有致,高低不平。门口的飞檐很有特色,两边飞起的檐角下刻有福禄寿喜等字,都被描成了金色,象征着平安和幸福。门匾在文革时全都被砸光了。门口一共有两道门,门板很厚,非常安全。门里进去是一个小天井,徽州民居的特色之一就是天井。因为房屋外面没有窗户,为了室内的采光所以留了天井,天井里摆设些花盆,显得很有生机,墙边放着一个石缸,里面盛满了水,是为消防而用。天井里面便是厅堂了,厅堂非常高大宽阔,偌大的立柱我一人双手抱不住。厅堂的正中放一张木桌,两边两把木椅,桌子上放着四件宝贝:镜子,座钟,花瓶,帽筒。意谓:终生平静。帽筒是用来放帽子的,主人在家时将帽子置于筒上,不在家时便取下帽子,外人来时一看便知。厅墙上挂着胡氏祖像,两边悬挂对联。西递的对联非常有名,家家都有,国家领导多人造访,并留有题词。其中一家被誉为西递第一联(朱镕基言):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厅堂的两边有侧门可以进往内屋,可惜现在不让进去。厅堂的上面有阁楼,阁楼外栏杆上的雕刻很好看。阁楼古代时是未出嫁女孩住的地方,据说以前选婿的时候,小姐在楼上可以仔细观看厅堂里的男子,若看得中意便点头示意,家人便把来客留下吃饭,托媒订亲。若不中意便借口将来客打发走。

    小巷子里全是石板路,两旁的门面现在开了很多家酒楼,另外的卖些工艺品,茶叶。导游带我们走了好几家大院子。有经商人家,读书人家,当官人家。官为大,读书人次之,商人最差。这可以从客厅的大小,厅里的装饰及对联中看得很清楚。我们最后看了西递的祠堂,规模宏大,那是以前村子商议大事的地方。祠堂的天井很大,厅里摆满了椅子、凳子。靠外面的大墙上挂着一个大大的孝字,据说是朱熹的真迹。祠堂的后面是新修的李世民像,魏征、李靖两位大将侍侯两旁。

    逛了近两个小时,我们很是饥饿,找了几家饭店,饭菜都很贵,也不卫生。我们执意要吃农家菜,便问了一家院子走了进去。那是一家普通人家,家里中年夫妇两人,还有两位老人,原来是主人的亲娘和丈母娘。主人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做导游,已经结婚了,小女儿在黄山读书,还未回家。主人很直率,是一位小学老师。我们点了四菜一汤,全是主人家自己种的菜,约半小时便做好了。菜的味道很是合口,我们一阵狼吞虎咽,风卷残云就消灭完了。主人家的房屋也是典型的民居,没什么装饰,我没看到那四样宝贝。我们好奇的上楼去看,从楼上可以看到远处的房檐和青山,楼上有八九个床位,是用来住游客的。不过平时没有什么人,旅游高峰时才用得上。

    走出了吃饭人家,我们想看一下西递的全貌。在本地人的指引下,我们顺着村子的围墙外面走过几个田园再折向右穿过田间,顺着山路上了不远便来到了一处亭子。放眼望去,西递的整个村庄尽收眼底。典型的民居从东到西绵延不断,从门口到村内,整个轮廓先细后粗,到后分成两股,宛如一个大大的牛形。房屋很是紧凑,只看到屋檐重叠,白墙青瓦,比画里的风景还要美很多。村外金黄的稻田,青青的菜园,翠绿的青山,好一派桃花源的景象!

    我去过江南小桥流水的西塘小镇,也去过园林遍布的苏州,觉得西递别有趣味。它给人的感觉是严谨紧凑,不紧不慢,错落有致,既没有江南的柔美和娇嫩,也没有北方建筑的高大严肃和骄傲,有着一种非常理性的气息。这里很宁静,一切都那么有序,没有太浓的商业味,许多人还像从前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世代生活在此,而且还将继续生活下去……

    离开了西递,我们包了辆“小飞虎”到了黟县换乘中巴车前往屯溪。沿途道路绕着青山绿水,别有一番景象。

    下午五点的时候我们到了屯溪,也就是黄山市所在地。在火车站寄好了行李,我们四人便打车去了老街。老街靠着新安江,都是仿造的民居样式,倒也挺好看的。老街很长,大概有两公里多吧。老街上的商铺一家接一家,卖砚的特别多,也是最有特色的地方,可惜我不大懂,也用不着。其它的玉器,竹器,茶叶等特产也很多。老街很热闹,有很多老外在此购物,不过他们的讨价还价也很了得。老街的夜景很漂亮,盏盏灯光以及红色的灯笼绵延数里,曲曲折折,宛如一条红色的长廊。

    在夜色里,火车开动了。再见了,美丽的黄山,再见了,长长的老街。我会一直想念你们的!(完)

    

    

    

    二00四年十月二日于上海

    

    

    后记:因为时间仓促,加之记忆疏漏,文笔差强,所以有很多有趣的风景、对联未能记住,未能在游记中详细加以介绍,实在是一大遗憾。另外,我对古代文化了解有限,所以在写西递的时候,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或有遗漏之处,还望能有所补充,如有谬误,则可批评指正。谢谢!

    

     作者:19317393 出自:

更多安徽游记

 ·[原创]古徽州一游全  ·“情人谷”,你去过吗
 ·“寻找母亲河”徒步青  ·■春节独行■个人纪录
 ·■春节独行■个人纪录  ·■春节旅行■个人纪录
 ·■春节旅行■个人纪录  ·■春节旅行■个人纪录
 ·■春节旅行■个人纪录  ·2003_南京_黄山
 ·2003_南京_黄山  ·2003国庆游天柱山
 ·2003黄金周之天柱  ·2003年10月黄金
 ·2003年10月黄金  ·2003年10月黄金
 ·2003年10月黄金  ·2003年10月黄金
 ·2003年6月黄山之  ·2003年盛夏天柱之
 ·2003之六月黄山游  ·2004大年初九--
 ·2004大年初九--  ·2004年春节天柱山

安徽地图大全

[安徽地图]·最新合肥市区街道地图
[安徽地图]·最新2004合肥市区地图
[安徽地图]·岳西县最完整的地图
[安徽地图]·岳西县地图
[安徽地图]·岳西地图
[安徽地图]·黟县屏山村旅游示意图
[安徽地图]·黟县地图
[安徽地图]·宣城市电子地图
[安徽地图]·宣城市地图
[安徽地图]·宣城电子地图
[安徽地图]·休宁县详细地图
[安徽地图]·休宁县图
[安徽地图]·歙县地图
[安徽地图]·西海大峡谷手绘地图
[安徽地图]·芜湖县地图(规划)

安徽旅游景点

[安徽景点]·安丰塘
[安徽景点]·八公山
[安徽景点]·半汤
[安徽景点]·包公祠
[安徽景点]·包公墓
[安徽景点]·褒婵山
[安徽景点]·宝纶阁
[安徽景点]·采石矶
[安徽景点]·程大位故居
[安徽景点]·程氏三宅
[安徽景点]·大龙山
[安徽景点]·东关寨
[安徽景点]·淝水之战旧址
[安徽景点]·阜阳西湖
[安徽景点]·垓下遗址



深华旅游网推荐:香港游-广东省内游-香港一日游-香港自助游-港澳游-出境旅游-深圳旅游景点-港澳五日游-深圳一日游

深圳中国国际旅行社 copyright © 2005
国家一类社 执照号:l-gd-gj00028
旅行社地址:深圳市南山区南头街前海华庭107号铺
深圳旅行社电话:0755-88864399 (总线)82375114 传 真:0755-82171419 qq 99467716
深圳旅行社24小时值班手机 13714396905 13823703612 联系人:刘先生 廖小姐 郑小姐
旅行社网址:http://www.sz-travel.com.cn/ msn:llmcy@hotmail.com e-mail:meng-meng.liu@hotmail.com
本站网络实名:深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