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1:       周五晚23:20至刘家峪营地.全体20人分为4小组..每组设一名组长和四名组员.这种一对四方式非常好,会使领队管理起来稍微轻松一些.       D2:       周六早5:30起床,早餐.       6:30开路喽.,组与组的间隔基本上是在视线范围内.相互靠手台联络.(一路沿铁制水管前行,不会被丢失)       7:15抵第一个崖口,按小组的顺序依次通过.       7:35抵第二个崖口,所有队员默契配合,人与包在花费20分钟后全体通过.       8:17王大台岔口.休息.这里的明显标志为三棵粗壮杨树.沿着右侧小路继续前行.(直行向前到达的将会是柏峪)       8:50上升至王大台,据晨峰讲现在居住此处的仅是几位老人家了.如果你想为他们做点事.那么:1.尽可能不要在此取       水.  老人的水是牲口活活从山下驮上来的.实为不易.2.过来的时候顺便带些药品之类的送给他.       11:30上升至十里坪.午餐.(时间显然是比预计的拖后了太多)       12:42黄草梁.       13:10留言壁.       13:50实心楼.       15:00寺上.(可补水)       15:55椴木沟.(也可补水)       19:00江水河(灵山脚下停车场).       (此上所有时间均以最后到达者为准).       乘车15分钟至灵山古道入口处(洪水口).沿路行进十分钟到达营地.(水源旁).       D3:       这一天行程忽略不计(由登顶灵山的同志们补充)       阳光照过来,暖乎乎懒洋洋的情绪便悄然滋生,这时候,慢就是生活的调子……       小贴士:       1走远路时脚是多么重要,鞋是多么关键,我想这道理谁都会知道.但是我们其中一位同志穿了双新的尺码偏小的登山       鞋.还有一位脚下的竟是一双帆布薄底花球鞋.(真是搞笑得很).此二人相对握手苦笑,难兄难弟一般!唉~~就不点他       们的名了.反正谁难受谁知道.       2攀登两个崖口时要注意脚下湿滑以及头顶有可能坠落的碎石.必要时需绳索及头盔保护.       3长裤为必备之物.除非真正皮糙肉厚.沿途非常多的藤蔓(la  la秧)会让人又痛又痒.还有就是涂抹风油精或清凉油       能起到缓解作用.       4适当补充盐分可预防及治疗腿脚抽筋.不方便喝淡盐水时可吃些咸菜.       5至于食品,稍填补一些就好了.吃太饱会让人走不动路.肚里没食也是绝对不可以的.       6尽管已进入九月.太阳却依旧毒辣.尤其是在海拔较高地带.采取相应的防晒措施是非常必要的.此行队伍中有多位       被晒成红猪头.让人在偷笑的同时会感到心疼.       7为避免造成不必的伤痛及麻烦,请保护好你的脚踝和膝盖,即使是走在平路上.       8寺上.椴木沟的水非常地好.以为泡过脚会舒服.结果却是发现虽是镇痛了但两脚却胀得几乎穿不上鞋子.可见有时       候太放松并不是件好事情.       小问题:       1第二个崖口能否尝试背包通过?       2中途休息时间是严格按照预定每小时几分钟好还是灵活机动的好?(人的惰性是无穷的)       小花絮:       1最精典话语:一组出发,二组准备,三组吃东西,四组睡觉.       2最不辞辛苦的人:想当然是晨峰了,  背负了几十斤水果上山.       3最可怜的人:是小PP还是孤独客???你俩猜拳吧.       4最被人想念的人:范哲.一路上都喷嚏不断啊.咋整的?       5最不应该的事:琉璃啊.你怎么会在吃东西的时候把手掌割破呢?如此不小心.       缪斯感谢所有人对我的关怀和帮助!下次再共同走过.            无论白天黑夜,与我有关的一切都必将欣欣向荣! 
                             
                        作者:缪斯 出自:www.lvy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