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书上看到的,大概是30年代初,一位北京小姑娘跟着父亲一起去出席一位银行家的酒宴,吃的是燕菜席,当时属最高档席面。           一、押桌     在客人入席之前就已经在桌上摆好了的,共12道。     四干:核桃仁、杏仁、黑瓜子、白瓜子。用细瓷小盘盛放。     四点心:枣泥状元饼、澄沙菊花酥、杏仁到口酥、大油槽子糕。用高底花瓷盛放。这几样都是中式点心,我小时候常吃的,现在已不多见了。槽子糕就是蛋糕,过去的叫法,大油即猪油,过去的中式蛋糕块很小,用猪油不用奶油。     四鲜:香蕉、苹果、鸭梨、福橘。用高脚银盘盛放。那个年代新鲜水果属于高档吃食,像香蕉和橘子这种南方水果,价格极贵,只有酒席和大户人家摆放。           二、冷盘     客人入座后,将押桌原封不动地撤去,摆上冷盘4道。     四冷荤:火腿、白鸡、香肠、油虾。用普通大盘盛装。     主客开始动箸举杯。           三、热炒     两道:辣子鸡丁、清炒虾仁。用比冷荤更大一些的盘子盛放。           四、大菜     共4道:鸭子、海参、鱼肚、清汤官燕。用大海碗盛装。     清汤官燕为头菜,上桌时全体客人站起来,对主人表示谢意。     清汤是以母鸡煨成的,煨好后加入鸡脯肉泥,再过滤,浓香无色,清澈如水。发好的燕窝晶莹透明,浸于清鸡汤中,配上精致器皿,宛若一汪水晶,为旧时酒宴之极品。           五、烩碗     伴随每道大菜各上两个,有烩鸭舌掌、奶汤菜花、炒腰花、蒸鸡蛋羹、鸡丝豌豆、白扒肚条。用介于盘碗之间的小型器皿盛放。           六、甜食     共3道:百合羹、栗粉糕、高丽澄沙。           七、饭菜     吃过甜点,主人请大家门前清,将酒饮干,桌上杯碗悉数撤下,再上4道菜。     四菜一汤:红烧丸子、虾米白菜、炒雪里红、烩豆腐,榨菜三片汤。用中号碗盛装。           八、餐后水果、小食     客人离席前,上4小碟:牙签、槟榔块、砂仁、豆蔻。由服务生用小托盘端来给客人取用。     离席散座之后,上水果干果。就是第一道摆桌中的那些内容,各种水果均已削皮切块,每块上插好了牙签。  
                             
                        作者:Mingkaiyehe 出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