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班电话:0755-88864399
0755-82375114
13714396905
13823703612

深圳一日游 海岛旅游
广东省内游 国内旅游
深圳出境旅游
香港游
国内旅游 >> 浙江旅游 >> 浙江游记 >> 西溪且留下(转贴《风景名胜》)

西溪且留下(转贴《风景名胜》)

     西溪且留下

    

    

    (2003-11-10 10:36:59)

    

    

    撰文/章群星 摄影/朱洲平

    

    

    

    西溪:“天堂”净土

    

    杭州自古繁华,然而在这繁华的“天堂”都市的城西,却有一块地貌风光非常原始的“净土”,它就是“西溪”。史书云:钱塘之胜,名于“三西”(西湖、西溪、西泠),而西溪之胜又独在于水。西溪对于杭州人来说,从来就是个可以亲近的江南水乡。

    

    西溪风景区是仅次于西湖风景区的杭州市第二大风景区,已有1000多年历史。西溪俗名“沿山河”,它以秦亭山为源头,西堪桥为埠头,旧属杭州府城之川流,故有“杭川”之称,相传旧时从秦亭山舟行至留下十八里,沿水有十八座桥、十八个湾,沿山有南宋十八里辇道,景区内有一百零八个景点。自唐代以来,西溪就以赏梅、竹、芦、花而闻名。“西溪探梅”为西湖十八景之一。著名的园林大师陈从周先生把西溪看成是副西湖,而又有殊于西湖,说它是“仙境天开”之域。

    

    我们在蒋村水产市场边的码头上坐船进入西溪景区,船从野荷和浮萍中划出一条水路,船过后,河面又被浮萍淹没。极目四望,只见两岸芦苇丛生,水草茂密,弯弯的河道就这样曲曲折折地通向幽静的远方。远处洲渚上,有白鹭或灰鹭栖息,三五成群优雅散步,遇游船和船上的游客惊扰,便腾空而起,从芦苇丛上掠过,复停栖在不远处的草丛之中。

    

    陪我们游览的是被蒋村人称为西溪活字典的沈庆漾。老沈现在是西溪风景游览接待办公室的主任,并且是蒋村深潭口村西溪环保管理小组和西溪旅游文化研究组的组长。老沈说西溪风景以蒹葭里为最,此处又名南漳湖,“西溪探梅”、“秋雪听芦”、“荻芦散花”、“蒹葭泛月”、“秋雪八景”、“淇上初夏”、“云栖曲水”,光是听这样的名字你就可以感觉到一种诗意,就可以知道这里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

    

    而且还有极为深厚的人文积淀。据说从宋代起就有文人在此游历或隐居,千百年来,文人骚客在此留下了许多诗词。史料记载清朝康熙和乾隆都曾到过西溪,并留下了大量笔墨: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康熙帝南巡至此,写诗曰:“十里清溪曲,修篁入望森。暖催梅竹早,水落草痕深”。传说乾隆帝还让人在西溪栽种了3000余株柿子树。我们泛舟西溪水道,果然看到许多老态龙钟的柿树,倒垂在岸边的水面上,一律都是虬髯苍劲。老沈说这些柿子树年年都开花结果,以前杭州人吃的柿子主要就是来自西溪,南宋的时候,西溪因为溪、芦、柳而成为皇家的后花园,又因为鱼、柿、笋、菱而成为名副其实的皇家贡品基地。明代僧大善曾有诗赞曰:“黄橙红柿紫菱角,不羡人间万户侯”。

    

    

    

    西溪最有名的当然是芦苇,正是因为有了近200亩(最多时有300亩之多)的芦苇才有了西溪秋雪,才有了秋雪庵。古书说,西溪水道自松木场起,至留下止,溪光杳霭,引人入胜,至南樟湖,蒹葭满目,曳素百顷,皑若白雪,所谓秋雪。所以游西溪,以秋季为最佳。

    

    西溪多庵,据说最盛时有68个,西溪的庵文化独具一格。老沈说那时候交通不发达,许多文人墨客来西溪游览,一般都不会当天返回,所以庵堂其实扮演着客栈的角色,一些庵堂则是高人逸士为寻求心灵解脱、回归自然的隐居之所。现在,这些庵因为战乱和文革都已不复存在了。西溪景区内目前还存有千斤漾、龙舟渡、秋水庵、神道寺、梅竹山庄等历史遗迹。整个风景区给人的感觉就三个字:清、净、静,原始自然。

    

    留下西溪

    

    “虽无弱水三千里,不是仙人不到来”,1000多年前,宋高宗赵构看到了小桥流水、芦花似雪的西溪美景,故曰:西溪且留下。1000多年过去了,西溪小了许多,也变了许多,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房地产开发的热潮加剧,西溪的湿地功能在逐步丧失退化,大片的芦苇、水网遭受破坏,许多鸟儿也不得不离开了这片原本美丽的幸福天堂。

    

    西溪且留下。杭州人要在充分保持自然原始风貌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开发西溪风景区,让其成为与西湖相媲美的胜地。

    

    沈庆漾说对西溪最好的开发,就是尽快恢复其原有的自然生态并严加保护。为此,六年前,老沈就不余遗力做着一件看似简单的事:动员西溪当地的农民在自家的荒地上重新种上芦苇,并许诺给予每亩250元的补偿。老沈其实开的是空头支票,他并没有现钱支付给他们。但是他坚信,只要芦苇摇曳,荻花如雪,这些荒地自然就成为了宝地。他多次动员乡村的党员干部去义务种植芦苇,六年共计种植芦苇20多亩。

    

    西溪以水见长,让西溪的河水回复清澈是所有人的梦想。和其他的蒋村农民一样,李土根也为这个梦想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在今年1曰1日生猪禁养以前,李老伯家一年要养近300头猪,以每头猪最低250元计算,年净收入达6万多元。现在,生猪不能养了,李老伯几乎就没了什么经济收入,原本和他一起养猪的女婿也只好外出打工,收入比以前减少了四分之三。

    

    蒋村乡的这个生猪禁养规定是忍痛作出的。蒋村的人口只有1、2万,但年养猪却有7万多头。乡党委书记单金华说,养一头猪对大气和水体的污染相当于七个人,所以乡里是下了大决心的,仅此一项,全乡就减少近5000万元的经济收入。

    

    我们在西溪的那几天几乎没闻到什么异味,有的只是泥土的清香和河水的淡淡的腥气,河水也比以前清澈了许多。沈庆漾说杭州市还有个将被细化并实施的方案:把钱塘江的水引入西溪。到那时候,西溪湿地那白色的芦花将可以大片大片地开遍荡漾的碧水之中了。

    

    留在西溪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西溪的百年柿树,万年池塘留下了无数人的梦想,让多少喧嚣尘上的心灵在这水乡风貌和田园风光中得到放松。

    

    没有人像朱洲平那样在西溪一留就是十年。他沉潜在西溪的清晨和黄昏,写生拍摄西溪的四季之美,他甚至在西溪的一个四面环水的孤岛上租了一间民房,买了一条小船,养一只狼狗为伴,在西溪过上了半隐居的生活。在许多个阳光灿烂或细雨霏霏的日子里,他把小船咿咿呀呀地划到风光旖旎的南漳湖,划到芦苇荡里,对他来说,西溪唯美且充满了野趣。他用画笔和色彩捕捉了西溪的瞬息万变的美丽,同是也用镜头记录了西溪人的生活和劳作。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西溪是一个可以寻梦的地方,是一个可以让身心都得到解放的都市净土。在西溪垂钓,和村妇们一起采菱,跟渔民去打鱼,或者跳到清澈的河水里游泳、摸螺蛳,都是很有情趣的。即使什么也不做,就只是坐在船舷,看秋雪芦花,让垂柳拂面,你也会觉得这一刻心境和那湖水一样平静,而回来以后,你会发觉这心也不知怎么就留在了西溪的那一泓清水里了。

    

    西溪日渐地热了起来,摇船的村妇说:“一般双休日,一天要送十几船的游客进入景区,每天的客流量在四五百人。” 西溪俨然是一处旅游胜地了。

     作者:mumu0303 出自:

更多浙江游记

 · 迷人的神龙川快乐的  ·<游人
 · &nbs  ·(续)丽水---从沉
 ·(续2)丽水(百山祖  ·(续3)丽水(百山祖
 ·[原创]鱼游江南之西  ·[转贴]乌镇水乡--
 ·`2003浙南游(无  ·“藏龙百瀑”的人好坏
 ·“藏龙百瀑”的人好坏  ·“海天佛国”之行
 ·“苦李”与“苦旅”  ·“毛毛雨”中的乌镇
 ·“蓬莱仙岛”岱山秀山  ·“三姐妹不夜天酒楼”
 ·“十、一”自驾车四明  ·“十、一”自驾车四明
 ·“我家有只梅花鹿”  ·“西”行漫记
 ·《畅游普陀山》补充  ·《畅游普陀山》补充二
 ·《畅游普陀山》补充二  ·《普陀听潮指南》补遗

浙江地图大全

[浙江地图]·迪荡新城
[浙江地图]·诸暨市地图
[浙江地图]·诸暨城区
[浙江地图]·舟山市区地图
[浙江地图]·舟山旅游资源图
[浙江地图]·浙江主要公路图及里程最新版
[浙江地图]·浙江诸暨市行政和交通图
[浙江地图]·浙江永嘉市行政和交通图
[浙江地图]·浙江义乌市行政和交通图
[浙江地图]·浙江行政区划图
[浙江地图]·浙江温州市行政和交通图
[浙江地图]·浙江鐵路規劃圖
[浙江地图]·浙江省余姚市交通图
[浙江地图]·浙江省桐乡市区位图
[浙江地图]·浙江省临海市地图

浙江旅游景点

[浙江景点]·阿育王寺
[浙江景点]·爱山台
[浙江景点]·安昌古镇
[浙江景点]·安城遗址
[浙江景点]·安国寺经幢
[浙江景点]·安吉竹种园
[浙江景点]·安澜桥
[浙江景点]·安远炮台
[浙江景点]·安洲塔
[浙江景点]·八卦桥
[浙江景点]·八仙潭
[浙江景点]·八字桥
[浙江景点]·白承恩墓
[浙江景点]·白堤
[浙江景点]·白鹤晨钟



深华旅游网推荐:香港游-广东省内游-香港一日游-香港自助游-港澳游-出境旅游-深圳旅游景点-港澳五日游-深圳一日游

深圳中国国际旅行社 copyright © 2005
国家一类社 执照号:l-gd-gj00028
旅行社地址:深圳市南山区南头街前海华庭107号铺
深圳旅行社电话:0755-88864399 (总线)82375114 传 真:0755-82171419 qq 99467716
深圳旅行社24小时值班手机 13714396905 13823703612 联系人:刘先生 廖小姐 郑小姐
旅行社网址:http://www.sz-travel.com.cn/ msn:llmcy@hotmail.com e-mail:meng-meng.liu@hotmail.com
本站网络实名:深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