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浔 5月29日天气预报湖州的天气是中雨转阵雨,但是我和太阳花是吃了秤砣铁了心要前往, 风雨无阻。本来约好29号早上6点35在沪太路长途汽车站碰头,买票再出发的,没想到遇到不能预料的状况后改成8点45分的车子,这样的话到南浔汽车总站已经11点敲过了。(站内买票是32/人,在高架上口处拦的话是25/人,我们遇到黄牛收了35/人 :( ) 没有下雨,但天是阴阴的,不过到没有影响我们的心情。当地人还是挺热情的,问路的话 他们会很耐心的一一指出(年纪大一些的人很多听不懂普通话,上海话是没有问题的)我们下了车,人生地不熟,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向一个大约上初中年纪的小女孩打听怎么去百间楼,没想到她自告奋勇带我们去,但是一路上问她关于当地好吃好玩的,她竟然说不出:(只好等待我们去挖掘啦:) 下了车沿宝善路过桥,左转便是百间楼坐落的河道。入口很小,一下桥就左转!!百间楼相传是明代礼部董尚书为他的奴婢而建的,规模很大,建筑上没什么过人之处,难得的是统一规整,历经400年的风雨还保存完好。沿河两岸一百多间民居临水而建,顺着弯曲的河道、婉蜒逶迤。楼前的雨棚,都有圆形的门洞,连成一片,行人可以免受风雨日晒之苦。每家每户门外都有石阶通向河边。这些民房目前多还住有居民,有些开着屋门,探身看去,房间虽不大,采光较差,家具多陈旧,却收拾整洁,偶尔瞥见一两台空调室外机挂在廊檐屋下。 走到百间楼的末端,向左转走个2,3分钟就到了张静江的故居。张是民初的丝绸商,和政府关系很好。故居里展出了各种照片、书札、任命状等文物,及孙中山、宋庆龄、何香凝、于右任、陈布雷、蒋介石等名人手札等陈列其中。(时间如果很赶,不去也罢) 我们在张静江故居买了60元(注意:涨价了,而且现在各景点不能单卖门票了)的南浔各景点联票。 从张静江故居出来,到东大街口上左转,过洪济、通津两座古桥,沿途可以领略古镇风光,镇史馆、求恕里。走走停停拍拍照,我们是下午2点35才吃的饭,说来老天真是待我们不薄,我们刚进小饭店点完菜就开始下雨,最起码也有中雨的水平了,我们2个聊天+吃饭+牌照用了1个小时的样子,刚结完帐,这雨也是说停就停了,真是照顾我们2个身处异乡是异客的小女子啊。饭后继续参观拍照。 走没几步的一套宅子是张石铭故居。门口还有一个墙界(他们是以墙为界),他的宅地里既有中式建筑,也有西式建筑,更有不中不西的建筑, 从门口的平面示意图上看,故居目前开放的部分只占整个宅子的二分之一多。中式的比较有特色的是芭蕉厅,芭蕉窗框的雕式非常漂亮。西洋楼窗户的玻璃进口自法国,阳台栏杆是巴洛克风格的铸铁花式,豪华考究的舞厅,悬挂着水晶灯,吊顶是简练的浅色大方格图案。大厅正前方还有壁炉,两边上也各有2个小一些的。法国进口的地砖,精心拼贴的图案,虽已褪去昔日鲜艳的色彩,甚至个别还有些残破,仍可以感受到百年前的亮丽与眩目。厅外是花园,两株广玉兰分栽两侧,虽经百年风霜,仍枝繁叶茂,长新常绿。花园四周的墙壁用红砖和青砖拼花砌筑。两根古罗马科林斯风格的柱式,比例准确,造型华丽,数片卷曲花草叶包裹而成的柱头撑起楼上半圆形的观景平台。(要带好广角镜头,切记切记) 从张石铭故居出来,张家后花园门口的一块匾上写的是“钱宅”,对此比较困惑,因为我赶时间也就没有仔细的询问当地人。 再往西走,小莲庄、藏书楼、文园的位置几乎是挨在一起的,它们属于南浔最南段的风景点(联票上画的很清楚)。我们匆匆忙忙到藏书楼晃了一圈,拍了几张照片。窗户是不能不提的 ,上面的木雕都是6个字“嘉业,堂,藏,书,楼”每扇窗只有3个字,把窗户一关就很清晰的能看出来,赶时间5分钟就出来了。 太阳花留宿颖园,我因为第2天要加班,一个人坐中客回上海,车票是中午到的时候当场买的 30/人 17:30的末班车(不是首发站)经过2小时多的车程,晚上八点多回到上海新客站附近的恒丰客运站。 写的比较粗,省略了很多有趣的事情,等着太阳花回来看她的游记吧:)
作者:macchiatto 出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