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7岁起就生活在江南的我,却很少能真正接触和感受到苏杭的梦幻景象。 第一次到杭州,已是初中毕业那年了。当时是跟随学校的夏令营,从无锡坐船穿越太湖和运河,辗转一整夜来到杭州。那时侯食宿条件很差,而少年的我还没有培养起真正的审美观来,对于杭州风光的记忆实在很模糊。印象最深的是一夜暑气中拥挤的船舱,攀在船舷栏杆上时肢体的酸痛,闷热的杭州天气等等。至今保留着的少年文章里,也只是记载了黑夜中水面上星星点点的渔火,而通篇只字未提杭州。 之后一直没有机会再度来到杭州,可怜身处江南,却离天堂如此之远。 再次到杭州,已是公元2001年4月了。那是一次仓促的商旅之行,早上到杭州,下午去了富阳,傍晚回上海。时隔8年,只是在出租车上眺望了几十分钟。然而此时的杭州对于此时的我带来的却是惊鸿一瞥之下的惊艳感受。绿树掩映之下的美感和杭城女子的娇媚令我叹息不已。 三访杭州,是次年的夏天。当时我正处于离开第一家公司的前夕,基本上是交代工作的时刻了。带了好几个人住在浙江国际大酒店,中午去了楼外楼,晚上去逛了夜西湖。湖光山色虽然令我留恋,但当时我的心境却不能平静地留下。 四,五,六访连续发生在2003年的夏秋冬。这时,我已是在第三个公司效力了,做的却是和第一个差不多的工作,走了一圈,又回到原来的方向。头一次能比较长地逗留杭州了,更是头一次近距离地领略了杭州女子的风华。 客户的台湾老板每晚吃饭都要邀来杭州的良家女子为伴,都是很美艳动人的那种,令场面增色不少。 而真正让我从一个人联想到娴静多情的西湖的,却是台湾老板公司里的一个寻常女职员。 在五访杭州时,我故意与其他人错开时间,以便单独和女孩共进晚餐。 一袭简单的白衣,配合着清汤挂面的长发,衬以苗条的身材,纤细的腰肢,白皙的皮肤分外动人。 我清楚记得我们在湖边一个叫揽月吧的酒吧闲坐的场景。那是个2层的小楼,2楼有个临湖的露台,点起蜡烛,她要了薄荷色的鸡尾酒。 远处是暗淡灯光下的西湖和群山的模糊的影子,眼前是清秀绝伦的面庞。湖上淡香的清风吹来,轻轻掠过她那被烛光稍微印红的面庞,吹乱了她的发梢。她不时倾侧面庞整理发丝,时而扬起优雅修长的颈项,轻啜杯中碧绿色的酒。 烛光晃动,我的心也随之摇摆不定,一阵意乱情迷,恨不能化身为湖上清风随意可以轻拂她美丽的秀发和面孔。 烛光中,我发现她凝视着我时微微眯起的眸子,像煞了周海媚。 在暖风熏得游人醉的西湖边,我完成了第五次,第六次杭州之行,悄然离开了这片令我无限流连的天堂。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根青丝,只留下无穷情思。 我只是个过客,注定了只能在身后的阴影里,偷偷地关注她,至多象那夜在露台上,用快门捕捉她美丽飘忽的瞬间。 她说,我们是朋友! 我,也希望能够长久保有一份单纯的友情,拥有一个足慰平生的红颜知己。 真正喜爱,未必一定要完全占有,追求时的激动,求之不得时的怅然,默默为她祝福时的平和,无一不是至高至纯的情感。 不知道她所钟情的男子,是否也像我一样欣赏和爱护她? ‘但原得者如吾辈,虽非我有亦心喜’ 或许,真正拥有时,是不可能有如是的情怀的,于是时间才有了《琵琶行》之类文人们怜香惜玉的文字。 我无法想象红颜做家务等普通生活样子,所以还是远远走开去,永远做个唯美的旁观者罢。 淑女,白衣,长发,永留我心中!
作者:01825557 出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