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车的时候,最喜欢看窗外的风景。今天出了一趟不近也不远的门,但是路上看到了许多不错的景致,忍不住记下了一篇流水帐。 经过清晨一场暴雨的洗礼,杭州城显得更加山清水秀,环绕在西湖周围的青山上云雾缭绕,添了几分仙气。经过湖滨,发现雷峰塔已经重建起来了,“雷峰保俶,老衲美女”,只不过如今湖上还多出来一座城隍阁,不知道该称它为什么呢。算来已经有一个多月没看到西湖了,怪想她的。小时候,到西湖耍子儿好像去邻居家串门一样方便,夏赏荷花秋赏菊。现在城区不断扩张,家也搬得离西湖越来越远,于是所以每次经过西湖,都要目不转睛地多看她几眼。 车行到一公园,因为南山路在改造,去萧山、富阳一带的公交车都改走西湖大道。上到高架桥,这座桥象一根不断成长的藤蔓向四周延伸着,如今已上通拱墅,下达江干。有点奇怪的是,从桥上俯瞰到的是老城区,本来这里差点要被改造掉的,结果拆到一半又停了下来,于是成了现在这样新老并存的格局,高架两边可以看到凤凰寺和芝园-胡雪岩故居和一些等待修复的断垣残壁。记得以前读书时,每天从梁祝结拜的草桥门(望江门)出来,路过院墙高高的芝园,到鼓楼拐进藏着“钱塘第一井”的大井巷,胡庆余堂的大门就开在巷口,出去便是清河坊,这一路上的古迹,数都数不清,却又都藏在深深庭院中,让我觉得神秘莫测。说到鼓楼(又名镇海楼),这座在文革前后被拆的城门如今也重建了,和雷峰塔一样屡拆屡建。鼓楼是依着吴山而建的,吴山连着凤凰山、玉皇山一路连绵下去,山上苍翠欲滴,鼓楼恰似这条青龙的龙头,看来它命中注定就是吴山的一部分。再往前,可以看到凤凰山脚下的南宋太庙遗址公园,虽然皇宫早已灰飞烟灭,但是每次看到凤凰山都禁不住浮想联翩。南宋皇帝真会享福,住在这样的好山水里,吟风弄月,难怪会不思进取。以前多在西湖的北线游玩,而现在越来越来喜欢南线了,逛逛老城区,走走昔日南宋的御街,再到凤凰山探幽,最适合我这样喜欢怀旧的人了。 想着想着,已经下高架到了滨江大道,前面是滔滔钱塘江水。青山的一边是柔媚的西湖,而另一边却是暴烈的钱塘江,这样的组合想来真是举世无双。江畔则是一片恬淡的田园风光――茶园、稻田。近可以溯九溪到龙井问茶,远可以到富阳欣赏富春山水,一路上就象在画中游。柳永真是写得一点都不夸张:“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山献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没想到今天就这么单单坐公交车,却看到了那么多好风光,无意中比特意赶到某处名胜观光更尽兴,真可谓逍遥游。
作者:sharon88 出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