裙袂翩然,软语莺莺,那漫卷的纸扇那半掩的粉腮,倒影在清波里,你想不想看一幕? 掬一捧柔情,向晚时分对着夕阳纷洒,你见到七彩了吗? 杨柳轻拂耳鬓,荷花灯盛放,枕河小憩,你的安详如母亲哼唱过的童谣…… 就这样闯进了西塘,闯进了刚好举办着中国古镇文化旅游节的西塘,闯进了中秋节的西塘,微醺着,痴呆着。 夜~ 不眨眼地看月亮,静静,真觉得月亮在呼唤我呢。难怪古人说我欲乘风归去。难怪古人老爱举头望月。 月华如水。而着一水的月华是否化作桂酒的香醇?如没有,为何那么多的人倚坐桥栏?那么多的人蜿蜒烟雨长廊?迟迟,不肯离去? 坐在远离人群的河埠头,你光着脚,深到凉凉的水中,鱼儿会不会来?拍打出涟漪,让河对面荷花灯的倒影,褶皱到我的脚边,和着满河的月华,清亮,柔媚。 谁扎的彩灯热闹成了动物园?简单的造型,朴实而可爱。 谁的小庭院一重一重的?方桌上一把折扇一副砚台一本翻开的书。 窄窄的小巷边的笼屉上蒸着玲珑的南瓜饼,5毛一个,咬一口,糯糯的,香香甜甜。油炸臭豆腐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千里飘香”,想不想来一口? 船舫里烛光摇曳,品茗轻语,话题信马游缰。 小店的父子俩一个门槛上一个门槛下观望着外面,木窗上挂满了小食品饮料,熙熙攘攘的人流路过,偶有要瓶矿泉水的,40光景的儿子收钱找零然后继续观望,无喜无悲。懒散地靠着亭子长椅上,和父子俩搭讪着。儿子说,屋顶上的缺口是起保护作用的,可以分散外力的强度,风啊雨水啊,还可以缓解鸟类浊物对屋顶的腐蚀。父亲说,是先有河,再有这一户户枕河的人家,一家挨一家,就有了连绵的檐廊,遮风避雨。 夜深了,人散了,灯灭了,门关了,而月华更清更亮了。仰望的天空的你,是不是都在和月亮作着心灵的对话呢?水榭,静谧,夜色,皎洁…… 晨~ 晨起的西塘青涩着,隔着薄薄的雾气梳洗着。 那个老妇人侧坐在竹凳上专注地扇着炉子。院子里,两个老姐妹一人一个木盆搓着衣服聊着家常,其中的一位老伴转出门来,一手端着饭碗,老姐俩太头看看老头,又继续着刚才的话题。老头有些无聊,转悠到河边,看邻居蹲在河埠头拔鸡毛。这个河埠头,昨晚我坐了好久看月亮呢。 一排刷得干干净净的马桶整齐列队门边。想起一个朋友的酒吧将从旧家具市场淘来的马桶用作堆放杂志呢。 马桶是小镇特有的风景。这不,廊柱的左边晒着梅干菜右边放着洗净的马桶,荷叶粉蒸肉的招牌旁也有马桶,而那个女学生正对着马桶写生呢。 没有人忌讳。 送子来凤桥对面,临河的彩台又搭起来了,又有一场社戏要开演了。两个孩子般的演员在师傅的指点下一遍遍重复着动作。人们渐渐围拢在檐廊下,驻足等待。 桥下的小店老板招呼着吃早点,上楼,临窗,要一块粉蒸肉,一碟蒸油菜,一盘菱角炒毛豆,一碗粥。菜上齐了,戏也开场了,咿咿呀呀,传过岸来,好生入耳。谁说只秀色可餐? 问老板,一年前来小店吃早餐,我把桌子搬到水边的树下,记得吗?老板微笑着:来这的人多了,规矩多了,桌子不让摆在外面了。 两三个小女孩飞快跑过,那个大些的女孩发间簪着一朵小小的花。没看清是什么花,我希望是铜铃花,就像齐豫的一首歌。
作者:yu2yu2 出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