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上旅行包,直奔长途客运站,目标西塘。 -长途客运站 长途客运站,这个名字对于背包族来说,有着太多的意义。在这里,目的地可能在瞬间改变,故事也会在不经意间发生。抬眼望望,标牌上满眼都是目的地、里程数、时刻表,你似乎拥有无上的选择权,可又似乎什么都没有。回头看看,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为生计忙碌的小贩、厚颜无耻的骗子、被生活磨得麻木的中年人、孤独的旅行者,满眼皆是。有时候忽发奇想,在这里一个小小的改动,会不会一下子改变了自己或是他人的一生?旅途中的陌生人,永远是耐人琢磨的。 好在我没有那么多的选择,一切沿即定的轨迹继续。 - 在路上 车到嘉善,已是午后时分。一个大嫂以百米冲刺速度从前方的十字路口向我冲来,在距我3米处猛然收住脚步,问:“去西塘吗?坐我的车吧。”不由得感叹这位大嫂的体力及眼力。古镇多豪侠,果然如此。 乘小巴北行,不多时到了西塘。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宽广的水泥马路(当然,“宽广”是和我预期的相比而言),道路两旁,是一家家店铺和饭馆,和一般县城没什么两样。径直前行,穿过一条窄窄的小巷,古镇终于如约而来。 - 古镇小巷 缓缓地行走在窄巷中,踏着青石板街。同所有的古镇一样,道路两旁是卖手工艺品的店铺、古玩店、酒馆。在房子与房子的间隙中,有小弄直通水畔。我并不急于去水边,希冀着美景在我面前徐徐展开,期待着西塘给我一个惊艳的机会。 西塘的房屋以白粉涮墙,略有些斑驳,配以卷檐。宅第多以三进为主,大户人家有五进的。一家的宅第有可能跨一条小巷,在二楼就会以廊桥相连。酒肆很多,门口挂酒幌,黄色的旗子,上书一个大大的“酒”字。别是一番酒吧所未能有的风情。一个水乡女子,挑着担子,迎面缓缓走来,吆喝着“豆-腐――好了……”,声音悠长,出自水乡女子之口,别有一番韵味。与她擦身而过,不禁回头凝视。看她的背影缓缓远去,消失在小巷的尽头,只把悠悠的吆喝声,留在了空荡荡的巷子里,映着落日的余晖,留下想象的空间。举起相机,真希望能把这吆喝声也照到相片中。“豆腐西施”,这四个字在我脑海中隐约浮现。其实,在这样一个巷子中,倘若冒出来一个身着长衫,口中念念有辞的孔乙己来,我是一点儿也不会觉得奇怪的。 - 钱塘人家 正行间,到了一个路口,古巷、小桥汇集于此,游人、当地人也汇聚与此。有举着照相机打着手机的背包组,有跟着小旗带着帽子的跟团组,有当地的孩子在嬉戏打闹,有站在街边看风景的老伛,有经营馄饨挑子的老翁,在夕阳下,一派生机。这,不正式古龙小说的一个典型场面吗? 桥对面,把角处,便是鼎鼎大名的钱塘人家,也就是拍影片孔以己的地方。酒家依水而建,如古船,把守在烟雨长廊的一端。寻个临窗的座位,点一些特色的菜肴,温一壶黄酒,看夕阳渲染古镇,看暮色降临水乡。 - 夜色 夜色徐徐降临,水巷两岸点起了红灯笼。忽然省起,在很多年以前,曾经有过那么一个女子,划一尾小船,如梦幻般,游弋于水面上,嘈嘈切切地弹着琵琶,伴一盏油灯。都说女人的心很难琢磨,其实对于一个女人,她终生企盼的就是一个愿意并能够倾听她的心声的人,能够欣赏她细微之处的美丽的人。洵阳江头偶遇,也许是她生命中最美丽的片断。 遍寻不到渔船,也只好打消了泛舟的年头。回到钱塘人家,确发现一个陌生的旅友已坐在我我刚才的座位上。不妨事,添酒回灯重开宴吧,也不枉他乡的邂逅。酒至半酣,击节高歌高歌吧,体会久违的快乐。而窗外,夜冷霜重。都市的生活,人人形色匆匆。谁有能有机会来体会这种无拘无束的快乐? 西塘,在我看来,并不传说中旖昵,她平静,睿智,真实。如果你久违了平静无华的日子,那么,约在西塘
作者:Stranger 出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