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徽州 ■ 黟人 水,清莹澄澈;山,翠色欲滴。凤尾森森,雾气氤氲,掩映着白墙黑瓦、古风淳淳的民居……,是国画?是梦境?——这是徽州。是我去徽州之前与去徽州之后常常梦见的。 7年前,结识了一位清秀俊朗的少年书生,一个徽州人。从此,总听他讲起黄山的神秀奇观、徽商的富甲天下、徽州六府的文化积淀、胡适的才华风度……,从此,我总向往和想象着那个充满传奇的地域。 3年前,终于随他来到徽州,汽车在山间穿行,眼前忽而是碧野青天,忽而是遍山翠竹,忽而是清流竹筏,都是都市中未尝得见的最新鲜色彩。“哈,这里我好象来过!”我很喜欢这种初次相见、似曾相识的感觉,对徽州是这样,对他亦然,这总让我想到冥冥中的前缘与注定。 “李白游新安江曾留下这样的诗句,‘鸟行屏风间,人在画中游’,有这种感觉吧!”“学者们考证,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所说的地方并非湖北的武陵,而在我们徽州的黟县,我们这儿的人都自称‘桃花源里人家’。”他点数家珍,声音朗朗的。“桃花源里人家”,实在是这里最贴切的称谓,除了这里还有何地能当得起这几个字呢? 这一年我游历了徽州的几处名胜。 西递。精巧的院落、宏丽的祠堂、牌坊,以及“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等楹联,应当是徽州文化最中肯的表白吧。这座保存完整的明清古村落中依然住着胡姓后人,他们向来到家中的游人从容讲述着宅院的沧桑、祖先的故事。同游的朋友招呼我,“来,这里拍张照,做一回徽州女人。”这是一条窄而迂回的巷子,脚下是湿漉漉的青色石板,一个白衣蓝裙的女子斜倚在墙上,阳光从巷子那头照在她浅笑盈盈的脸上,这一瞬被镁光灯留下。隐忍而秀慧的徽州女人,是我想做的吗? 宏村。据说这座始建于明清的村子,形状是一头牛的样子,村口的两棵树是牛角,贯穿全村的水渠是牛肠,村后的池塘则是牛胃。胡适曾把牛作为徽州人精神的象征,勤劳而无怨,宏村建造者不仅巧妙的解决了村子的供水问题,还将自己的追求、崇尚寄予在这个设计中。那个牛胃还另有个很雅的名字——半月潭,因为这个水塘形似半月而得名。我确信,如果你去,一定会如我一样看不够那里:水面不大,但足以让观者体会“天光云影共徘徊”的诗情画意。水上小桥茅舍,水中是岸边南湖书院的倒影,时光倒转,百年前曾有书声朗朗掷于这泓水光潋滟之上。这片不染尘埃的画境呀!画里乡村,绝非虚名。 齐云山。山下溽热难当,而山上古树翳日,另是一番清凉天地,这个明清盛极一时的道教胜地留存了无数珍贵的道观、石碑、石刻,不时还会有一两个青衣鹤氅的道士从白云深处的山路上走下。不知为何,这里的游人不多,愈发显出远隔尘世的空灵肃静,泉声丁冬、鸟鸣婉转,我和他的轻声耳语也会在山间回响。难道这里不值得一游? 徽州的名胜都兼具了自然的奇丽和人文的积淀,它的美丽温厚而摄人心魄。 2年前,第二次来到徽州。他告诉我应该像个女主人,我们一起陪国外来的朋友再次观览徽州风物。这一年西递和宏村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也由于电影《卧虎藏龙》的风靡世界,徽州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兴趣。我觉得不是徽州借力于这些电影,而是它们沾了徽州的灵气,聪明的导演选到了最能反映中国人气质与审美的景观。记得朋友为我和他在西递村口拍照,照片寄来时,朋友在背面题了一行字:“只羡鸳鸯不羡仙”。照片上,碧野蓝天,青石牌坊,一对白衣的人儿笑得由衷而甜蜜。记得和朋友一起畅饮欢谈,我意兴盎然地向他们介绍自己已很熟悉的水蕨、石鸡、毛豆腐、臭桂鱼等美味而奇特的徽菜。那一夜,我大醉。朋友们邀我们同游黄山,可那一年他已去了许多次,我想以后的机会多着呢,也就没有成行。 1年前,再赴徽州。“我对你已经没有以前的感觉了。”他对我说。那是一个仲夏夜,夜静如磐,我面前正是新安江,那曾经让我倍感亲切轻松的水,夜色中却冷冷的、黑沉沉的,我听见水声,可那是流泪的声音。难道爱情老去,就要将它抛弃?山水无言。那一年下了好多的雨呀!雨中的皖南像淡淡的水墨画,忧愁、迷离。离开的时候,我拼命地看、拼命地想:这里是我应该归属的地方,我已经对它那么熟悉,难道以后都不会再来? 一天, 不经意间瞥见了电视上一个黄山的风光宣传片:一对恋人迎着彩霞 在黄山系同心锁。我蓦然一惊,我竟没有去过黄山,没有和他去系同心锁,所以我把我最亲爱的人弄丢了。我拨通了他的电话:“明年4月,不管怎样,带我去黄山好吗?” 能否再续前缘,与他,与徽州?等待,痛苦而美丽。 咨讯:以最近我和几位朋友的经历,向您推荐上海地空旅行社的黄山、徽州旅游线路,只需400、500元,3、4天的时间就可以玩得畅快、舒服,享受到最周到的旅游服务,何乐而不为呢?我这里还留着地空旅行社的电话62130846,你想了解更详细的情况,可以打电话问问。
作者:sophiaxieyi 出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