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彰化县。从清乾隆四十九年,清廷开放福建蚶江与鹿港通商后发达。历史学家将清康熙廿三年,台湾设府,道光廿按年五口通商为止,前后一百五十余年称为台湾文化的“鹿港期”。其间鹿港发展出泉郊金长顺、厦郊金振顺、南郊金进期、布郊金振万、敢郊金长兴、油郊金洪福、染郊金合顺和糖金永兴等八郊。八郊中尤以泉郊为首。在港口和市街结构上,更保有大陆泉州的风味,所以赢得“繁华犹似小泉州”的美名。 鹿港靠港口之利而兴起,因港口淤塞而衰落。如今的鹿港已不成为“港”,泥沙淤积使港口出现了沙洲,与祖国大陆的通商亦已中断。但是,在古镇弯曲的街巷里,在散布于镇上的120座寺庙中,仍可看到世代相传,保持至今的大陆古风。沿全镇最繁华的中山路,可领略古镇风貌。自北向南,有天后宫、城隍庙、三山国王庙、半边井、隘门、民俗文物馆、龙山寺、地藏王庙等古迹。 民俗文物馆是彩文艺复兴式的砖造房屋,原是企业家辜振甫的故宅,后来捐赠改建为民俗文物馆。馆中珍藏2000余件民俗文物,有古玩、古式家具、服装、乐器、陶器等等,应有尽有,琳琅满目。件件古物,趣味盎然,充满着浓厚的地方色彩。透过这些古迹,可看到当年鹿港文化的繁荣与兴旺,以及鹿港与大陆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天后宫是台湾400多座妈福庙之首,又名“兴化妈祖宫”建于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建筑宏伟,殿宇壮丽,与台南市的大天后宫、北港的朝天宫、新港的奉天宫并称为“四大妈祖”。天后宫分前后两进,都供奉妈祖神像。大殿悬有乾隆御笔大书,盖用玉玺的横匾两块,上题“佑济昭灵”、“神昭海表”,另有光绪亲笔颁赐的“与天同功”匾一方悬于殿上。庙内除妈祖像外,还有出自大陆式匠之手的千里眼、顺风耳木刻神像,神态逼真。庙的左右建有龙楼凤阙,分别为梳妆楼与升天阁,登临其上,古镇风光,尽收眼底。每逢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妈祖诞辰,全台70多座由鹿港天后宫分出香火的妈祖庙神像势全副銮驾前来鹿港朝谒祖庙,届时人山人海,盛况非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