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浔镇河流密如珠网,民间有“十步一桥”之说、现属湖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桥有通津、洪济、广惠、万奎、化成、万古、垂虹、望月等8座。其中被称为南浔3大古桥的是:洪济桥坐落于南浔镇东栅,雄跨运河,俗称新桥。为石拱桥,南堍在下塘东街,北堍在东大街。建造年代不详。明万历年间(1573—1619),《湖州府志》已有洪挤桥的记载。清嘉庆十年(1805)重建。民国26年(1937)11月15日,国民党军队为阻击日本侵略进攻湖州,曾炸毁桥面,后经修复。修复后为单孔石拱桥,长28米,宽3.5米,拱矢高7.2米。上下各有踏步33级,供卷石采用纵联分节并列砌置法。1983年3月,湖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洪济桥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通津桥横跨运河(古称东塘河,又称获塘河),明清时期,通津桥畔成为繁荣的丝市。曹佳虎《浔溪竹枝》词:“听道今年丝价好,通津桥口贩船多。”说明当年桥头丝市的繁荣景象。 通津桥始建于宋代,为单孔石拱型。原名浔溪桥,后改称说津桥,俗称大桥。清嘉庆三年(1798)重建,咸丰五年(1855)、七年(1857)整修,同治五年(1866)又修。桥长28米,宽4米,拱矢高7.6米,上下各有踏步33级,拱卷石采用纵联分节并列砌置法。1989年3月,湖州市人民政府公布通津桥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